张鹏葛, 王一瑞, 宋玉霞, 刘凯敏, 高辉, 周卫刚
目的:运用临床科研一体化模式,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对布鲁氏菌病的多成分、多靶点、多通路的治疗机制,为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提供依据。方法:使用TCMSP数据库分析近30年治疗布鲁氏菌病的核心中药所包含的活性化合物,在Uniport和GeneCards数据库中匹配活性化合物的靶点基因,构建活性成分-靶点基因网络图。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核心靶点PPI网络图,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分析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情况,绘制靶点基因-信号通路网络图;并利用Auto Dock Tool 分别对蛋白及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加氢、加电荷等处理,利用Auto Dock Vina进行对接计算。结果:获得 310个中药化合物靶点基因与80个疾病靶点基因,得到核心靶点基因44个,富集在94条信号通路上,主要为IL-17 signaling pathway和Cytokine-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信号通路,筛选出5个主要活性化合物均能与PTGS1、PTGS2和NCOA2等靶点蛋白结合,且结合能在-5.51kcal·mol-1~-7.96kcal·mol-1。结论: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、β-谷甾醇、山奈酚、豆甾醇和木犀草素等,其主要通过调节PTGS1、PTGS2、NCOA2、SCN5A、IL6、TNF、MMP9、TGFB1和MAPK14等靶点,调控 IL-17 signaling pathway、Cytokine-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、TNF signaling pathway、Thermogenesis和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等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、调节体温、改善骨关节、增强免疫、保护神经及肝脏达到治疗目的,为布鲁氏菌病的中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。